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职业指导 > 职业规划 > 注意:职场“空窗期”不宜超过3个月
注意:职场“空窗期”不宜超过3个月
作者:人才无忧网www.rczp51.com 时间:2015/1/5 阅读:1738次

 职场“空窗期”是指结束了一份工作,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之间的阶段。在职场“空窗期”中,有些人会遭遇经济上的吃紧,有些人会因为再度求职遭遇困难而承受精神压力,也有一些人则乐得享受难得的一段清闲时光。


但人力资源专家指出,职场“空窗期”不宜过长,最好不超过3个月。


“空窗期”过长可能导致职业生涯断档

从紧张忙碌的工作到轻松闲适的生活,再从愉悦地享受生活到强烈地渴望工作。在现实生活中,类似这样在职场“空窗期”遭遇落差、经历转变的人不在少数。“空窗期”让离开了工作重心的他们渐渐感到空虚,在短暂的“潇洒”过后,经济上的断流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也会悄然而至。说到底,职场“空窗期”毕竟与休假不同,处于“空窗期”的待业者仍需要面对生存及再度择业的压力。

有机构对国内各行业HR及企业领导展开的调研显示,对于应聘者的职场“空窗期”,69。5%的企业领导更看重个人能力的匹配,对于“空窗期”的容忍度一般在6~12个月之间。而企业的HR则会相对严格,58。7%的HR认为应聘者的职场“空窗期”不能超过6个月。当看到求职者简历中存在“空窗期”时,HR们一般会担心这类求职者工作的稳定性,担心他们在快速成长或取得资源后离开。此外,较长时间的职场“空窗期”可能导致求知者与职场脱轨、新入职后在短时间内不能进入工作状态等,也成为HR们所顾虑的问题。

因此,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,轻易的“间隔年”或者冲动性的辞职,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及家庭产生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,而且会增大未来的求职难度。

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3个月内的短暂“休假”一般不会造成职场脱节,也不会对应聘产生太大的影响,但6个月以上的过长“空窗期”,就有可能导致职业生涯的断档,对求职者的事业发展造成阻碍。


四种方法助你未雨绸缪
客观而言,职场“空窗期”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阶段,无论是面对主动或被动“空窗”,都应未雨绸缪,正确应对,尽力避免或缩短人生中的职场空白。以下四种方法不妨一试:


方法1:做好自身职业规划

无论在哪家企业任职,都应学会在工作中认识自我,制订职业目标,并将它分解成阶段目标。此后,还要培养与之相关的第二、第三专长,进一步提升职场竞争力。


方法2:积极拓展职场人脉

人际资源越丰富,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越强。因此,在埋头工作的同时,要积极拓展职场人脉。要知道,好人脉可以适时地成为支撑你更好工作的力量,也能在你陷入职场“空窗期”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渠道。


方法3:避免冲动性“裸辞”

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,也不要低估职业的风险。在作出更换职业环境的决定前,应考虑好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或退路。切忌为一时冲动及偶发性的职场不快而赌气“裸辞”,或盲目追寻所谓的“间隔年”,“骑着马找马”才能有备无患。


方法4:借助“空窗”自我提升

如果遭遇了不可避免的“空窗”,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在听歌、看片、投简历之余,不妨将“空窗期”视作一个自我提升的阶段,多参与一些与自身职业相关的培训课程,多读一些与职业相关领域的行业报告和文献,多考一门有竞争力的职业证书等等,让“空”下来的时间变“满”,也为自己的未来多添加一些砝码。
 
来源:人才无忧网
热门推荐